近年来,昭通市大关县靖安镇大力发展冷凉药材种植,将党参、大黄等中药材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把党参种植发展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初冬时节,正值党参丰收季,大关县靖安镇松杉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随处可见群众采收党参的身影。
党参丰收村民喜笑颜开 何桂花 摄
得益于海拔高差大、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松杉村党参种植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有部分村民零散种植,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收益也不稳定。
近年来,松杉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规模化种植党参、大黄等冷凉药材,建成种植基地,既方便管理又保证了效益和药材质量。
初冬的松杉村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丘上处处人头攒动,群众采挖的党参铺满山头,空气中充满药香。
党参 何桂花 摄
村民李秀海是村里的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种了100多亩党参,因为集中采收党参,用工量大,本村工人不够用,自己到靖安安置区找来20多个搬迁群众务工。
冯纯川是靖安安置区惠民社区居民,搬迁靖安安置区以来,夫妻俩都在地里给种植大户做农活,种党参、除草、采收都参与劳作,每天能挣100元的工钱。
“优质的党参,狮子头明显、环纹突出,条大、匀称,这就是最好的党参了。”田间地头,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周应美正指导党参采挖,她指着地里一堆堆新鲜的党参笑着对记者说。
通过标准化种植,党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带动群众增产增收。“现在我们的党参已大量上市。由于品质好了,收购商也乐意来我们地方收购。现在党参的产量上去了,价格也非常满意。我们的党参主要销往甘肃、广州一带,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市场也打开了,现在是处于缺货的状态,不愁销路。”村民泰友书喜笑颜开。
松杉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冷凉蔬菜、冷凉药材等农产品种植面积,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通过统一种植、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村民抱团式、规模化发展。
“我们村民小组家家户户种党参,我流转了70余亩土地,今天开始挖党参,有50余人挖,一年务工费支出20余万。”家住小金瓜村民小组的种植户王远能介绍道,全村有六七十户种植党参,小金瓜就占了近40户。
“今年我们种了1000余亩党参,覆盖了6个村民小组,每亩产量达到1吨以上、产值2万多元。”松杉村党支部书记林光富说,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不仅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大龄劳动力及周边无法外出人员的务工问题。
据了解,靖安镇现在有当归、云木香、大黄等中药材7000余亩,其中党参2200亩,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在26万余亩。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靖安镇正积极强化资源统筹,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布局加工链条,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以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让一根根“小参条”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产业兴、农民富。党参鼓起“钱袋子”,群众过上好日子。下一步,靖安镇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强产品竞争力,做强、做优产业,持续优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完善机耕路、饮水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把党参、大黄、当归等冷凉药材发展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为更多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云南网通讯员 陈绍金 何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