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南光伏产业:向“阳”而生 逐“光”而行
随着社会对可再生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光伏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以“纵向打造产业链、横向营造生态链”为主线,依托丰富资源优势,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大绿色能源项目建设力度,引进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推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集聚新动能。
首期4.5亿元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广南县黑支果乡
去年,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新赛道,光伏这一绿色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广南县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坚持全产业链推进,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昔日荒凉的山坡,如今已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金色”沃土。
在广南县黑支果乡鼠街村委会区域高高的山坡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让原本乱石丛生的贫瘠土地,摇身一变成了清洁能源的重要基地。
由中核汇能投资建设的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电站二期项目,阳光下,光影交错,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板鳞次栉比,汇成了一片“蓝色海洋”,静静地吸收着太阳的光芒,它们仿如阳光的织梦者,构筑一座静谧的能源“花园”。
项目所在地山峦起伏、地形陡峭、地处偏远,参建单位以建设优质工程为目标,始终坚持“六大控制七个零”高质量精细化管理理念,严格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反复踏勘现场条件,强化协同,紧盯关键节点,克服山路陡峭险峻、气候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制定专项运输方案,确保光伏组件倒运效率,以高标准、严要求实现项目高质量建设。
“我们施工现场的环境都是在山上,地势陡峭。为了减少对山体的破坏,保持原有地貌,除了进场道路外,包括打孔到浇筑直至安装,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施工。”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二期项目施工技术员杨海涛告诉记者。
去年,广南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将中核汇能引资到广南,确定首期投资4.5亿元光伏发电项目后,县级各要素保障部门积极配合项目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寻找合适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的地址,通过综合比较各项指标,最终,项目落地黑支果乡鼠街村委会片区,并于去年5月开工建设。
“来到广南,我们就积极进行前期勘查,发现广南县黑支果这个片区,有不少土地符合当前的光伏政策可以利用,就决定把项目落在这里。这边的光照资源在云南也算是比较好的一个区域,也有相应的一些电网的配套设施,给我们光伏发展带来了契机。”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二期项目负责人杨应录向记者介绍道。
如今,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电站二期项目成为广南县追“光”逐“链”、打造光伏产业集群的重要项目,也是助力地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据了解,本期项目总装机8万千瓦时,总占地面积约2016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可提供清洁电力1.3亿度,节约燃烧标准煤约3.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3万吨,为广南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金融机构主动融资 “贷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在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电站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工商银行广南支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发力,主动作为,与项目建设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融资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以项目融资介入“贷动”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电站二期项目稳步推进。
中核汇能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广南后,工商银行广南支行以国家产业政策和绿色信贷政策为导向,紧盯广南重大项目建设,对绿色项目加大融资供给,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供给方面积极探索绿色经济领域新型投融资模式,全力支持绿色产业增量提速。
“从项目落地开始,我们就主动跟他们对接,发现企业还是有一部分融资的需求,于是第一时间与企业取得联系,并促成了二期项目的贷款业务。”工商银行广南支行副行长余文鹏说。
有了工商银行资金的融入,让整个黑支果乡光伏电站二期项目得到更快的推进,为该项目建成实现并网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
“我们在项目的投资主体一般只准备资本金,另外还有很多的额度是需要贷款来支撑的,工商银行贷款介入以后,就能保证我们的项目投资顺利进行,在设备采购、施工采购、施工进度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二期项目负责人杨应录动情地说。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绿色金融规模效益优势,服务广南县招商引资、光伏产业发展;以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招进来、留得住、出效益,全面助力绿色发展可持续、见成效、出成绩。
“整个二期光伏发电项目我们银行介入了3.4亿元。截至11月份,我们已经投入了2.3亿元用于项目建设,拨款投入已经超过60%。”工商银行广南支行副行长余文鹏介绍。
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首次并网发电
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电站二期项目作为区域规划的首期项目,在政银企的密切合作、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实现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广南县黑支果乡鼠街村委会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光伏板连线成片,在阳光照射下,一排排湛蓝色的光伏面板闪闪发亮,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
而在该项目升压站的主控室,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显示屏细致观察各光伏集阵发电运行情况。
“我们的光伏发电是通过光伏组件把光辐射转化成1000~1400伏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成800~1500伏交流电,通过箱变升压至35千伏电压汇集到升压站,再通过升压站升至220千伏电压送到对侧的±500kV富宁换流站。”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二期项目检修班长李健告诉记者。
该升压站的设计容量为30万千瓦,投资约6000万元,目前接入升压站的发电容量为4.3万千瓦时。另外,还投资1亿元建成了一条55公里的输电线路,将所发的电送至南方电网枢纽站并网。
“我们这个项目是2024年11月21日正式并网发电的,目前并入的容量是4.3万千瓦时。还有董那、麻塘子等几个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5年6月30日前全部并网。30万千瓦全部投入后,每天按6小时的发电时间来计算,至少可以发180万度电,每天会有30多万元的收入,一年会给我们县里面带来1000多万元的税收。”广南县黑支果乡光伏二期项目负责人杨应录给记者算起了“增收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不仅让当地群众有稳定的“地租”收入,还为他们提供了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强化了他们对新能源知识的了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伏项目落地广南县黑支果乡以后,在就近就业方面,平时的除杂草等用工量较大,能够给群众带来家门口务工收入。第二方面是光伏的用地也能给群众带来一部分的收入,有些人家一年的地租可达上千元的收入。”广南县黑支果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远宇告诉记者。
随着广南县黑支果乡规划的光伏电站陆续投运,一条条新能源产业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成为撑起广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广南县光伏项目建成并网发电,标志着广南在绿色能源设施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今后,广南县将继续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农光互补综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光伏板下土地,发展板下经济,让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带来的稳定收入,还为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带来新机遇。从而形成“上有光伏、下有产业”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目标。(记者 胡俊 黄国旭 陈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