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易门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育苗+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全县种植中药材5253亩,实现产值1746万元,带动538户群众增收致富。
在位于浦贝乡草箐村的易门元源林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种苗培育大棚内,去年年初种下的三叉大白芨种苗已经开出紫色的花朵。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白芨苗移栽到大田里,经过两年的生长,亩产量将可达3.5至4吨。
“我们公司培育的这个紫花三叉大白芨品种,已在大棚内培育一年时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有效缩短大田种植周期。这批大苗到今年5月20日即可移栽,预计2027年底便能采收。”易门元源林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万亮说。
进入育苗大棚前,白芨苗借助生物技术,在组培车间的培养瓶内开启无菌培育历程。作为一家以生物化育苗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企业,易门元源林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近2000万株白芨苗,可满足2000亩土地的种植需求。通过生物技术培育的白芨苗不仅品种纯、品质好,而且产量高。除满足本地种植需求外,公司培育的白芨苗还主要销往文山、贵州等地,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建有50亩的种苗基地外,易门元源林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还建有中药材示范种植区260亩、主要种植白芨、滇黄精、白术。同时,公司创新推行“保底五五分成”合作模式,由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力,公司负责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通过“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增收、企业增效。
草箐村的施加胜于2024年5月种了6.3亩的白芨。按照“保底五五分成”合作模式,他算了一笔账,两年后至少有七、八万元的收入。“我种得好,我的效益高,公司的效益就高,技术方面由他们指导,种苗、地膜这些也是由他们提供。”施加胜说道。
近年来,易门县通过规划引导,培育和扶持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浦贝乡、铜厂乡、小街乡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主要种植滇黄精、滇重楼、白芨等品种。其中滇黄精1977亩,滇重楼463亩,白芨356亩。今年,易门县计划将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到6041亩,重点打造100亩绞股蓝良种繁育基地,并在六街街道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稳健发展。
云南网通讯员 朱云杉 杨道源